台湾SWAG社区更多xxx台湾SWAG成人性爱视频点击观看,请点击下方免费观看
很多人以為少吃碳水化合物,就能控制血糖,台灣一名營養師卻指出,「單純少吃是不夠的」,加上缺乏水溶性纖維,血糖就好似過山車一樣飆升急降,同時,他分享3個簡單的飲食調整,協助穩定血糖。
水溶性纖維不足 餐後血糖狂升暴跌
營養師薛曉晶在其facebook表示,如果餐後1小時血糖飆高,甚至飯後容易睏,覺得精神不好,注意力無法集中,就是血糖異常,當長期攝取過少食物時,身體會啟動「胰島素抗性」機制,令到血糖更難降下,身體更會從肝臟釋放更多葡萄糖來維持能量,這反而會讓空腹血糖更高。
最重要的是缺乏水溶性纖維,水溶性纖維形成凝膠狀,減緩糖分吸收速度,幫助血糖緩慢上升,不會突然飆高後急劇下降,一旦攝取不足,糖分會更快進入血液,導致餐後血糖飆升。
根據營養學雜誌《Nutrients》在2020年的研究顯示,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,例如燕麥中的β-葡聚醣,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,降低的餐後血糖波動,有助長期血糖控制,另1份營養學雜誌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》在2014年的研究顯示,水溶性纖維能延遲胃排空,使餐後血糖上升速度變慢,減少胰島素劇烈波動,對糖尿病患者而言,是1個有效的飲食策略。
3招令血糖更加穩定
她同時分享3個飲食調整策略,用來穩定血糖:
-
每餐加一點黑木耳或白木耳 黑木耳和白木耳含有水溶性纖維,根據營養學雜誌《Clinical Nutrition》2020年的研究,每天攝取7.6至8.3克的水溶性纖維,可以顯著降低糖化血色素和胰島素阻抗,有助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管理。
黑木耳和白木耳亦含有天然多醣體,能幫助延緩醣類吸收,減緩血糖波動,讓血糖變得更穩定。
-
用燕麥或地瓜取代白飯 燕麥和地瓜的升糖指數值較低,含有豐富的β-葡聚醣與抗性澱粉,能幫助血糖緩慢上升,避免餐後血糖飆高。
根據營養學雜誌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》在2017年的研究顯示,燕麥和地瓜降低胰島素波動,提升飽足感,幫助長期血糖控制。
-
飯後吃半顆蘋果或奇異果 蘋果含有果膠,奇異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,可以延緩糖分吸收,減少血糖劇烈波動,讓餐後血糖更加穩定。
醫學期刊《The FASEB Journal》2015年研究結果顯示,單次攝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,明顯降低餐後血糖反應,幫助長期糖尿病管理。
延伸閱讀:
文章授權轉載自